早在巴士站守候多时的掮客,虎视眈眈车上长得一幅外国人的面孔,一旦发现目标,他们就会蜂拥而上,希望可以做成一单生意。我扛着行囊踉跄下车,在一阵混乱之中,试图弄清楚自己如今所在的位置。但眼前所见,与其说是个巴士站,倒不如说是个巴士和公共交通工具聚集的荒野。
“你有预订合适的旅馆吗?我可以介绍你一家不错的,很便宜。”
然而,太阳当空,晒得我一身臭脾气,背着近二十公斤的行囊走了将近半小时,早已没有力气去应付掮客的死缠烂打。我已经累得不想搭话,只能客气地耍手摇头,拒绝了他的好意,疾步前进。
“你上来看看吧,如果房间适合你的话,我可以算你便宜一些。”
他依然不放弃地询问,让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。来到一个三岔路,我准备往左边那条路走去,试图摆脱他的纠缠。而他的旅馆,就处于三岔口处,靛蓝色的一栋老房子,色彩的鲜艳异常突出,反而让我对这老房子动了好奇心,心里想说,进去看个究竟,也不会吃亏。
结果,我当下决定在这栋老房子里住了下来,不想再拖着疲累的身体继续找旅馆了。我赶紧从背包里取出护照给他作入住登记手续,却遍寻不着,心里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。
“Shanti-Shanti(慢慢来)。”
当然,护照是找着了,只是我一时性急,让自己慌了。一整趟旅程下来,我被打磨成和当地人一样的急性子,身上沉重的行囊也压得我脾气不自觉地暴躁。然而,自己却丝毫没有察觉,反而让细心的他给看出来了。这重叠的印地(Hindi)语,仿佛有如魔法一般的神奇力量,唤醒了原来的我。Paul,谢谢你,你提醒我凡事应该慢慢来,因为你这句话,接下来的日子,我又恢复不疾不徐的旅行节奏。
攝影/文字/昇杰
刊登/689期学海《碎碎念旅行》专栏
Add comment